甲子芳华——鞍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职工迎春作品展
前言
适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鞍山师范学院六十华诞,在这段美好、收获的日子里,美术学院全体师生勤奋耕耘、成果倍出、捷报连连。
辞旧迎新之际,美术学院分工会积极响应校工会《关于开展“甲子芳华 我爱我家”2019教职工新年活动的通知》精神,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传承鞍师精神;展示辽海风情,助力东北振兴;搭建实践展示平台,促进专业技能交流”为宗旨,以“讴歌师德新风、讴歌鞍师新面貌、讴歌家乡风情、讴歌新时代”为主要内容,举办“甲子芳华 我爱我家”2019鞍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职工新年书画、摄影、设计、图文作品网络展活动。
全院教职工围绕美术教学、展览主题、钢都精神、千山风貌、鞍山地标、辽宁景观等报送作品几十幅,展示了自己的技能与情怀。
此次展览得到了校、院两级领导的重视与鼓励,得到了美术学院全体教师和信息编辑部的大力支持,甚为感谢!
以下作品呈现的是艺术之旅、交流之路、创意之行、释怀之篇、暖心之意,盛请驻足赏鉴!
参展名单(共30人)
周晨辉 梁骥 张会宽 刘业懋 张丽波 崔全顺 高鸿武 孙晓娥 窦薛霖 李伟 宋斌 朱宏 王洋 王菲 郑丽新 韩德刚 张昊男 李晓明 关若冬 王启明 张天予 朱燕 李晓宁 马斌 朱庆东 潘红 涂思嘉 刘丽明 张岩 段成贵
周晨辉
《英雄孟泰--誓与高炉共存亡》,油画
200x175cm
梁骥
《笑共梅花一振衣》,纸本,135x35cm
释文及款识:撩乱雪花扑面飞,寂寥千岫鸟声稀。自怜骏骨乘危磴,堪怪渔人失钓矶。山静漫老持绣斧,云深应许蹇毡帏。行行暂驻香岩寺,笑共梅花一振衣。史褒善诗《千山遇雪》,岁丁酉冬日,千华大雪,修堂梁继书之。
张会宽
《聚精会神》,摄影
主题说明:《聚精会神》这是本学期末的一次《壁画艺术与技法》课,在即将结束的阶段,16级1班的同学们在紧张而愉快的赶画作业,她们自己确立课题内容,自己设计构图,自己创作创新,作品完成的很好,质量很高,收到了逾期的效果,是一次圆满而愉快的课程。同学们都很高兴。其中部分作品还参加了美术学专业竞赛,并取得了好的成绩。
刘业懋
《霞光》,摄影
作品说明:作品表现的场景是2018年鞍山师范学院校园刚刚整修过的一处景致。
张丽波
《秋实》,国画(工笔重彩),230x100cm
作品简介:画面描绘的是一只喜鹊扑落于柿子树枝头上的情景。柿子、喜鹊和不经意间落在树叶上的甲虫,这三个普通而简单的形象,构成了一幅富有生活意趣的画境,寓意中国传统吉祥文化中的“事事有喜。作者截取了秋天硕果累累的柿子树的枝头予以特写,橙黄色饱满的果实压弯了枝头、在黄绿相间的叶片衬托下、表现出秋收时节植物的旺盛生命力和绚丽多姿的色彩。溶于枝头的喜,翘起美丽的长尾,头腹朝向右下方,或在欣賞硕果或与甲虫对话,其姿态生动而逼真。这一自然而和谐的情景,在作者笔下变得如此富有趣味和生机,这使主题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崔全顺
《钢水印迹》,水彩
作品主题:钢都鞍山那里曾经是高炉树立、机车轰鸣,到处是我钟爱的工业硬朗感和大工业形态构成,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进程中,老工业时代印记日益消逝。但钢厂里的印象对我来说有一种说不出的熟悉与亲近感。置身在钢厂机车轰鸣与大工业形态的构成中,把要表现的大工业印象的形态因素归纳成点、线、面的形式美语言去考虑,用构成语言统观全局,在大的画面里追求大的统一,在统一中求小的变化,适度达成画面的和谐效果。
高鸿武
《意象风景》,意象油画
作品主题:意象油画是具象油画和抽象油画之外的另一种油画形式。作品是在当代绘画艺术语境下,痴迷于意向绘画,艺术家在二度和二度半空间中不断探索的结果。
孙晓娥
《怀旧》,油画创作,65x64cm
作品简介:该作品采用写实的绘画语言,以俯视方形构图,描绘出在一张老旧的实木餐桌上,所呈现出一顿午餐。画面金黄色的玉米饼子和大葱较为突出,周围配有白酒,一小碟红腐乳,一碗小红辣椒及切开的咸鸭蛋,无不透露出主人的饮食喜好,画面无论是大小不一的朴实餐具,还是所盛食物,处处体现出作者对儿时的回忆,画面安静而美好,虽然没有表现珍馐盛宴,但却折射出对当下祥和、富足生活的满足。
窦薛霖
《百年钢城--成长中的鞍钢》,油画
作品简介:鞍山钢铁始建于1916年,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它见证了中国钢铁工业的起步与发展。从1953年开始,国家集中力量建设鞍钢。1957年生铁产量达336.1万吨,钢291.07万吨,钢材192.39万吨,至此,鞍钢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
李伟
《古文节录》,手卷,草书
作品介绍:此幅手卷在笔法上以“二王”草书为根基,又融入唐人孙过庭《书谱》笔意、章法创作完成。整幅作品在气息上力求连贯、流畅,追求自然书写的畅快,同时保证作品内在的墨色、虚实、轻重等对比关系和谐统一。
宋 斌
《数行一席联》行书,180cm×30cm×2
释文:数行修竹三间屋,一席清风万壑云。
作品简介:此幅作品内容为集联,取自宋代诗人梁栋诗“数竿修竹三间屋”与宋代诗人杨万里诗“一席清风万岳云”句。作品采用对联形式。书法风格取自王羲之行书《圣教序》及其行草书手札。在用笔方面恪守二王笔法,结字上注意单字大小、收放之变化,在章法布局上能够兼顾疏密、虚实之对比。仰慕“右军如龙”之变幻,力追东晋二王之神韵。
朱 宏
《冰舞》,油画
王 洋
《钢铁之都》,摄影
王 菲
《甲子芳华》,海报设计
郑丽新
《红楼记忆》,摄影
作品简介:红楼,1955年建成,共20栋,是鞍钢为大孤山矿职工修建的住宅楼。因外表是红色的,故称“红楼”,也称“大孤山红楼”,是典型的历史产物。其是按照前苏联的设计图纸建成,所以建筑外观盛满了欧洲的建筑风格。红楼既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见证,更是鞍山仅有的几处老建筑之一,无论从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红楼都是我们城市的一道风景。一座城市是因为有了历史的沉淀才有了底蕴和灵魂,具有年代感的老建筑就成了城市的历史名片。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的城市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伫立在这里的这片红楼依然以它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展现着独具特色的风采。红楼是时代的印记,它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着人们的记忆,温暖着人们的心灵。
韩德刚
《听共同课的女同学》,水粉
作品简介:《听共同课的女同学》,知识改变命运,象牙塔绝不是一个标志或象征,而是磨练和积攒知识的大家庭,珍惜师范学院大家庭,学有所成。
张昊男
《逆光下的树枝》,油画
创作感想:艺术创作让人们见到灵魂深处,不断地挖掘内心的情感,在创作中寻找最贴近心灵的表达方式。我的油画作品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在日常里最纪实的情感缩影,他们是潜意识的外在表露。他们的诞生都是从一张空白的画布开始,如同孕育生命。第一次的下笔就已经决定了作品完结之时的样子。他们更像是散文,落笔与真情相连,时而急促,时而放松,时而混沌,时而清朗明晰,笔随心情起伏。此作品为心理潜意识实验作品,记载着一次视觉的记忆,呈现出来的一种幸福与莫名激动的融合。在作画过程中,从一幅空白的画布到最后完结,无意识地听从着记忆与情感的交相辉映。
李晓明
《童年时光》,素描
关若冬
《雕塑之美》,摄影
王启明
《青山绿水 人杰地灵》,摄影作品
作品简介:作品拍摄于辽宁本溪,通过秋日色彩来表现辽宁的青山绿水、人杰地灵。
张天予
《甲子芳华》,海报设计
朱 燕
《蝴蝶之路》,油画
作品简介:蝴蝶之路,小到一个人的成长大到一个国家的成长都是一个脱变进步的过程,从无到有,从肤浅到成熟,从落后到进步,从贫穷到富有,从狭隘到宽容,最后走向光明、成就。每个艺术家的成长也都是一场从茧蛹脱变到蝴蝶的过程,人生没有不努力的成功。在它脱变之前要经历的很多艰辛、曲折与磨难。然而,这些曲折和磨难是最好的财富, 让他变得更加坚韧。画中的女孩是一种象征,寓意着个人或一个国家的成长,从小小的毛毛虫最后蜕变为蝴蝶。五彩缤纷的小路上,漫天飞舞的胡蝶伴她走向美好的未来。
李晓宁
《求真务实 爱岗敬业》,海报设计
马斌
《工业遗从井井寮旧址修缮设计》
环境设计,120x150
作品简介:该作品以工业遗产保护与活化再利用的视角对井井寮旧址做了修缮设计。井井寮旧址由“东京建筑会社”建于1919年,一直作为职工宿舍,上世纪90年代,该处成为移动通讯产品市场,称为五一路手机市场。井井寮作为鞍山市近代建筑中唯一一座保有着浓郁的俄罗斯新艺术运动的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被列为辽宁省级保护单位。作者运用3D MAX软件,结合其历史背景、空间特点、技术手段,按照原尺度、原材料最大限度对建筑外立面进行修缮设计,生动再现了井井寮建筑最具价值时期的外貌特征,表现出作者对家乡工业遗产建筑的浓厚感情,希望这样的工业遗产建筑能够有效的活化再利用,发挥其最高价值,为这座城市增添新的活力。
朱庆东
《钢铁工人》,水彩
作品简介:《钢铁工人》表现的是 钢铁时代的炼钢精神,激励人们为改革而奋斗。站在炼钢一线,望向那沸腾的熔炉,是对钢铁工业未来的一种憧憬,也是对家乡工业时代变迁赋予的情怀,那背影因炼钢的火花而更显伟岸。
潘 红
作品简介:在描绘鞍山中,逐渐舍去必需之物,试图表现其本质的结果。我喜欢采取模糊感所产生的画面幻像。作品已经脱离了对外形的临摹,即中国画论的“形似”这一朴素的再现。我处理画面很多人物、车、楼等街市景物时不全部再现,这得益于虚实处理的理论和文化来源。作品描绘的是快过年了鞍山城市一角。寒冬中“年”慢慢走进每个人的生活,这种错觉和感受成为我描绘的主题。
涂思嘉
《万水河》,摄影
作品简介:万水河,原名南沙河,是流经鞍山市区唯一的、面积最大的一条河流,发源于千山风景区最高峰——仙人台。随着家乡鞍山建设和发展,如今万水河沿岸已成为市区灵动的源泉,形成了人--水--城相依相伴、和谐共生的独特城市风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大自然生态为鞍山人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环境和生存空间。
刘丽明
《家园》,国画
张 岩
《千山弥勒峰四季壮美愿景》,摄影
作品简介:千山弥勒峰怀抱龙泉寺,与千山弥勒大佛相对而卧,峰峦地下是龙泉经脉,千山的山石大美集其一身,是千山最聚人气的景观之一。作者经年健身行走于千山之间,感叹于此景壮观,采收弥勒峰四季景观以供欣赏。
段成贵
《毛泽东·登庐山》,书法,270×40cm×9
释文:一山飞峙大江边, 云横九派浮黄鹤, 越上葱茏四百旋。 浪下三吴起白烟。 冷眼向洋看世界, 陶令不知何处去, 热风吹雨洒江边。 桃花源里可耕田。
作品简介:此作品创作时以汉隶结体为主,掺加简书的笔意,既追求汉隶浑厚肃穆的气象,又有简书消散自在的情趣。
结束语
我们在路上
我们在路上
时代春风拂面,使命装满行囊!
我们在路上
理论武装思想,战略指明方向!
我们在路上
信心鼓舞脚步,前程更加宽广!
我们在路上
征途充满挑战,斗志更加昂扬!
我们走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
一路鲜花自然绽放。
我们走在践行十九大的路上,
小康的美景目不暇赏!
我们走在发展高等教育的路上,
无数人才正在茁壮成长。
我们走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路上,
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熠熠发光。
大美中国,日新月异,繁荣富强。
壮美钢都,雄姿重振,凯歌嘹亮。
华美鞍师,正在巨变,愿景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