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25届美术学优秀毕业创作展

25届美术学优秀毕业创作展


菁莪

鞍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2025届美术学(师范)专业优秀毕业作品展

《诗经》有云:“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诗中以菁莪繁茂生长,喻人才培育之盛景。今于鞍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优秀毕业创作展,观“菁莪之艺”学子作品,亦如见蓬勃生长之艺术新苗,在学院沃土中汲取养分,终以绚烂之姿,绽放独特艺术光彩。

学院如滋养万物之厚土,以深厚的艺术积淀、多元的教学理念,为学子们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与丰富的成长资源。教师们如辛勤园丁,倾囊相授,悉心指导,助力学子们在艺术道路上探索前行。学子们怀揣对艺术的热忱,在无数个日夜中潜心钻研、反复锤炼,将思想与情感融入画笔,用色彩与线条勾勒出心中的艺术世界。

此次毕业创作展,汇聚了学子们大学时光的心血与智慧。作品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每一件作品,都是学子们艺术成长的见证,承载着他们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对美的追求与诠释。它们或细腻婉约,如春日细雨,浸润心灵;或大气磅礴,似惊涛骇浪,震撼人心;或奇思妙想,若梦幻星河,引人遐想。

从青涩到成熟,从模仿到创新,学子们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这些作品或许还稍显稚嫩,但其中蕴含的创新精神与无限潜力,令人倍感欣喜。它们不仅是学子们向学院、向师长交出的答卷,更是他们迈向艺术新征程的起点。

愿此次毕业创作展,能让观者领略到美术学院“菁莪之艺”学子们的艺术才华与创作热情;愿这些艺术新苗,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扎根生活,不断汲取灵感,如菁菁莪蒿,在艺术的天地中茁壮成长,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鞍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20256

作者:白羽彤

指导教师:朱宏

作品名称《时光杂货铺》

作品尺寸:宽120cm 160cm

作品材质:油画

创作说明:《时光杂货铺》是一幅充满怀旧气息的油画作品,生动展现了一个承载着岁月记忆的小小杂货铺。杂货铺里的每一件物品都不仅仅是商品,更是岁月的见证者,承载着无数人的日常与故事。画作通过对细节的精准捕捉,传递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让观者在欣赏之余,不禁陷入对旧时光的追忆,感受那份在时光流转中依然留存的美好与慰藉。






                     作者:柏香羽

指导教师:都晓磊

作品名称:《旧物的时光贮藏室》

作品尺寸:90cm125cm

作品材质:水彩

创作说明:《旧物的时光贮藏室》将陈旧的箱子作为核心元素,它们层层堆叠,箱体表面的色彩斑驳陆离,纹理也因岁月侵蚀而千疮百孔,每一道磨损与锈迹,都是时光刻下的独特印记。画作以深沉厚重的色调为基调,营造出静谧且怀旧的氛围,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角落,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与纷扰。这些旧物不仅是物质的留存,更是情感与记忆的寄托,唤起人们对过去岁月的深深眷恋,让人沉浸于对旧物承载的时光秘密的探寻之中。







作者:崔师铭

指导教师:朱宏

作品名称:《盛宴12

作品尺寸:宽180cm 150cm

90cm 150cm

作品材质:油画

创作说明:幅油画以浓郁色彩勾勒出一桌火锅与龙虾的盛宴红亮汤底翻涌着热辣气息,鲜活龙虾蜷曲于白瓷盘,鲜嫩食材错落有致。笔触间交织着烟火气与艺术感,暖色调铺陈出热闹氛围,仿佛能让人嗅到鲜香扑鼻,感受到市井烟火与舌尖美味在画布上的热烈碰撞。





作者:崔莹尹

指导教师:于德峰

作品名称:《城市旧忆》

作品尺寸:宽90cm170cm

作品材质:国画

创作说明:这幅国画以鞍山市老旧小区为创作素材,画面中斑驳老旧的居民楼与远处的现代建筑形成鲜明对比。该画以暖色调渲染出复古怀旧的氛围。表达东北工业城市在跟随新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仍然保留了曾经的美好,唤起人们对往昔生活的美好回忆。




作者:刁施含

指导教师:窦薛霖

作品名称:《锈迹·旧时光的轰鸣》

作品尺寸:宽135cm 180cm

作品材质:油画+综合材料

创作说明:这幅油画,以蒸汽火车为主体。画面中,锈迹爬满火车身躯,它静静伫立在陈旧的车库内,却似仍回荡着往昔穿梭时的轰鸣。借厚重的油彩与独特笔触,勾勒出火车饱经岁月的沧桑质感。在色彩运用上,整体色调偏暗,以深灰、墨绿等冷色调为主调,奠定怀旧、沉思的情感基调。锈迹象征着时光流逝,而“轰鸣”唤起人们对工业蓬勃发展、火车驰骋奋进的热烈想象,传递出对旧时光工业文明的缅怀与敬意。






作者:高高

指导教师:朱宏

作品名称《倚鹿眠》

作品尺寸:宽180cm120cm

作品材质:油画

创作说明《倚鹿眠》描绘了在大兴安岭苍茫林海间,鄂伦春族曾长期与驯鹿为伴,驯鹿不仅是他们迁徙途中的可靠坐骑,更是获取皮毛、食物的重要伙伴。画面中小孩静静倚靠在驯鹿身旁,稚嫩的脸庞流露安宁,驯鹿温顺低头,目光柔和。二者相依的姿态,传递出跨越种族的信赖与温情。以细腻笔触描绘皮毛质感与光影变化,背景的森林与朦胧雾气,既凸显鄂伦春族独特的生活环境,也展现了人与自然、生灵和谐共生的美好意境。






作者:高洋

指导教师:赵佳飞

作品名称:《高海烟岚图》

作品尺寸:宽140cm200cm

作品材质:中国山水画

创作说明:《高海烟岚图》是一幅展现中国传统水墨韵味的山水作品,以"三远法"构图演绎天地气象。画面主体以斧劈皴塑造出嶙峋山骨,擎天巨峰撑起磅礴气韵,焦墨皴擦出嶙峋山骨,枯笔飞白间可见岁月蚀刻的岩理肌质。山腰处流泉如白练垂空,与留白的云带虚实相生,形成刚柔相济的视觉张力。古松盘虬、怪石叠错,蜿蜒石径引导观者视线深入画境。全幅以水墨浓淡构筑起虚实相生的哲学意境,既融入北派山水的雄强骨力,又贯通南宗水墨的空灵禅意。




作者姓名:侯燚鹏

指导教师:汤威

作品名称《陶韵匠心》

作品尺寸:宽150cm 200cm

作品材质:油画

创作说明:《陶韵匠心》描绘了一位沉浸于创作的陶艺匠人。画面中匠人身着围裙,端坐于椅,手中捧着一件陶制品,目光专注而投入,仿佛整个世界都凝聚于手中的作品。工作室里摆放着形态各异的陶器,旁边的工具与半成品错落有致,勾勒出一个真实而质朴的创作空间。画面不仅展现了陶艺创作的独特魅力,更彰显了传统手工艺传承中那份执着与热爱,唤起观者对传统工艺文化深厚底蕴的共鸣。






作者:胡怀文

指导教师:都晓磊

作品名称:《钢城往事》

作品尺寸:90cm 125cm

作品材质:水彩

创作说明:《钢城往事》这幅水彩画,生动勾勒出昔日钢城风貌。画中高耸的烟囱与庞大的工业设施占据显著位置,它们曾是钢城活力与生产力的象征,见证无数日夜的热火朝天。水彩特有的晕染效果,让画面兼具朦胧与真实感,既模糊了时光边界,又清晰呈现钢城轮廓。它不仅是钢城图景再现,更是对一个时代奋斗精神、集体记忆的深情凝望,唤起人们对那段激情燃烧岁月的无尽缅怀。






作者:黄淼

指导教师:徐亮

作品名称:《深海绮梦:鲸落间的生命礼赞》

作品尺寸:宽150Ccm 200cm

作品材质:纤维

创作说明:本作品是一幅以“鲸落”为主题的手工地毯,采用簇绒工艺制作而成。作品通过丰富多样的色彩和生动形象的图案,构建出一个充满活力与奇幻色彩的海底场景。其中小鱼贝壳等可以进行拆卸互动,作品灵感源自对神秘海洋世界的热爱与向往。希望通过地毯这一载体,将海底的美丽与神秘呈现给观众,唤起人们对海洋生态的关注与保护意识,为观者带来美的享受和对海洋文化的深入思考。




作者:惠玉兰

指导教师:窦薛霖

作品名称:《古韵·苏之行》

作品尺寸:宽180cm 100cm

作品材质:油画+综合材料

创作说明:这幅油画画面的主体是苏州古街,画面中错落有致的黑瓦白墙,在光影的交织下,展现出岁月打磨的痕迹,古朴而不失庄重。居于画面中心的女子,身着汉服,长发飘飘,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与热爱既有着对古代风雅的追忆,又有着现代生活的气息,让历史与当下在这条古街上实现了完美对话。





作者:蒋佰玲

指导教师:张昊男

作品名称:心灵的休

作品尺寸:宽120cm 160cm

作品材质:油画

创作说明:

作品《心灵的场》运用点彩的绘画形式描绘一幅梦境般的时光。错落的建筑似童话城堡,充满想象力,孩童在嬉戏,洋溢着生机与活力。打破现实带观者步入纯粹美好的异次元。通过画面使观者暂停日常琐碎的烦恼,在庸碌的生活之外,还有无尽想象空间放松身心,让心灵充满纯粹的快乐和美好的向往。





                       

                       作者:李欣泽

指导教师:徐亮

作品名称:《叙事游戏》

作品尺寸:屏风宽175cm 200cm

布料宽142cm 300cm

作品材质:蓝晒

创作说明:作品《叙事游戏》中,采用了十八首原创诗歌以不同文化语境、不同表现方式着手进行叙事。其次选取中外美术史中具有时代烙印的经典之作再寻“最富孕育性的顷刻”,试图找寻新的叙事轨迹。克罗齐曾说“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难免被打下时代的烙印,但好在艺术能超越时代,艺术能反映时代。在厚重漫长却又动荡多变的叙事洪潮的裹挟下,我与我的关系?我们能得到什么?我们何去何从?或许早已在叙事的漫漫长河中奉上了无数的真知灼见。








作者:李云腾

指导教师:狄傲然

作品名称:《古厝旧物韵》

作品尺寸:90cm 125cm

作品材质:水彩

创作说明: 在闽南的街巷里,隐匿着这样的古厝旧铺,它是时光的珍藏馆,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古厝的建筑风格独具韵味。外墙由砖石砌就,历经风雨,砖石表面斑驳陆离,似是岁月镌刻的纹路。这些老物件随意摆放着,看似杂乱无章,却又有着一种独特的秩序。它们是岁月的见证者,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记忆。屋顶悬挂的红灯笼,是古厝里最鲜艳的色彩,在昏暗的光线中散发着柔和的光,为这陈旧之所增添了几分温暖与生机。





作者:李梓铭

指导教师:梁宁

作品名称《锈蚀》

作品尺寸:宽97cm 102cm

作品材质:国画、水干色、高锰酸钾等

创作说明:《锈蚀》以工业机械为主题,画面中齿轮、旧轨、发动机等元素相互交织,构建出精密而复杂的机械图景。通过呈现明显的锈蚀痕迹,暗色调与斑驳锈迹弥漫其间,传递出岁月侵蚀的沧桑感。这种“锈蚀”不仅是机械物理层面的老化,更象征着工业文明在时光洪流中的兴衰变迁,引发观者对时间流逝、文明发展与记忆遗忘的深刻思考,在机械的锈蚀肌理中,诉说着往昔工业辉煌的消逝与历史沉淀的厚重。






作者;林升全

指导教师;赵佳飞

作品名称;《问墨溪山》

作品尺寸;宽130cm 190cm

作品材质;国画

创作说明;本画运用险峻的高山压夹着高山中的小村落,高山的流水不知从何处流到了村庄增加着一分生机,流淌的河流滋养着村民和不断生长的庄稼。画中左右两侧的大山拉开画面的距离,两座大山上长着不同的植物、树木异常丰富多彩,同时高耸的树木树叶遮挡着部分村庄,为村庄夹杂着一层朦胧感。画中下方的桥、忙碌的人们、水中钓鱼的蓑笠营造着丰富的生活气息。





作者:马鹤月

指导教师:李晓明

作品名称:《俯仰流年二十春》

作品尺寸:宽180cm 180cm

作品材质:油画

创作说明:一群年轻人的日常群像,画面中人物姿态各异、个性鲜明、穿着时尚且各具风格,彰显着青春独有的时尚态度与自我表达,整体营造出一种自由、多元、充满朝气的氛围,仿佛将青春时光中那些美好、肆意且充满憧憬的瞬间永久定格,唤起人们对青春岁月的共鸣与眷恋。






作者:庞金悦

指导教师:狄傲然

作品名称:《钢铁森林的暮歌》

作品尺寸:宽90cm 125cm

作品材质:水彩

创作说明:“暮歌”之名,赋予作品深沉的情感基调。它不仅是对鞍钢辉煌成就的赞颂,更蕴含着对那段波澜壮阔工业历史的眷恋与致敬。画面中,鞍钢庞大且错综复杂的钢铁设施巍峨矗立,纵横交错的管道、高耸入云的烟囱,皆是钢铁力量的具象呈现。烟囱中滚滚浓烟升腾,似是工业进程中激昂的鼓点,诉说着往昔热火朝天的生产盛景。观者能真切触摸到工业文明的厚重脉搏,感受时代前行中钢铁脊梁的磅礴力量。





作者:孙佳琪

指导教师:崔晓梅

作品名称:《艺境·观佛》

作品尺寸:宽120cm 180cm

作品材质:国画

作品简介:这幅画作聚焦于一尊精美的大型雕塑,它是整个画面的视觉核心。雕塑造型极为细腻,仿佛在诉说着往昔工匠的精湛技艺与非凡匠心。在雕塑周围,是不同年龄与性别的观赏者。画作背景色调深沉与柔和交织,既突出了雕塑主体,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它不仅是对雕塑艺术魅力的呈现,更是对公众艺术鉴赏热情的生动记录,传递出艺术能引发人们内心共鸣与热爱的美好理念。




作者:孙健航

指导教师:狄傲然

作品名称:《钢鉄》

作品尺寸:宽90cm 125cm

作品材质:水彩

作品简介:《钢鉄》以鞍钢为创作底蕴,画面中,作品生动呈现了钢厂工业拆除老高炉群的场景。锈迹斑斑的挖掘机、工程卡车与庞大的金属架构相互交织,弥漫的烟雾增添了场景的厚重感与沧桑感。鞍山作为钢铁之城,能够展现出工业环境的粗犷与力量。机械的陈旧外观、金属结构的复杂线条,反映出工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沉淀与变革。整体氛围既蕴含着旧工业设施落幕的寂寥,也暗示着新建设开启的希望,更好的表现这一主题与故事。





   作者:佟芷薇

指导教师:高鸿武

作品名称:《凝固的音乐12

作品尺寸:宽180cm 60cm

作品材质:油画

创作说明:这组以鞍山园林大道为创作蓝本的作品,打开城市记忆的立体画卷。使两幅画作呈现出不规则的视觉节奏,巧妙隐喻着“凝固的音乐”这一命题。高低错落的楼宇在画面中错落有致如跳跃的重音符,规整的窗格似轻盈的节拍,共同谱写出城市建设的秩序之美。这些建筑形态各异却和谐共生,像交响乐中交织的声部,在钢筋水泥间奏响现代文明的韵律,恰似一曲永恒的城市乐章,静静诉说着鞍山的发展脉络与时代脉搏。







作者:王一帆

指导教师:朱宏

作品名称《码上穿搭》

作品尺寸:宽120cm 150cm

作品材质:油画

创作说明:这幅画是一个售卖机,木偶模特们身着多样时尚穿搭,从休闲运动到潮流混搭,每一套服饰都彰显个性,仿佛等待被“选购”。一只木偶的手正持手机扫码,暗示着通过数字技术即可便捷获取时尚。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将时尚穿搭拟作可随时“贩卖”的商品,呼应数字时代下时尚消费的便捷与快速,引发观者对现代时尚文化及消费模式的思考。




作者:王子杨

指导教师:梁宁

作品名称:《竹篮绣影·布依韵承》

作品尺寸:宽97cm 180cm

作品材质:国画

创作说明:这幅作品生动展现了布依族妇女的生活图景与文化传承。画面中,年轻布依族女子头戴银饰头饰,背负竹篮,服饰绣有精美花卉图案 ,彰显着青春活力与民族风情;年长者专注刺绣,手中绣绷上的蝴蝶图案栩栩如生。此画通过老少两代形象,传递出布依族文化在岁月中延续、在传承中发展的深刻内涵。




  作者:肖宣霖

指导教师:梁宁

作品名称:《梦中绮景》

作品尺寸:宽150cm 120cm

作品材质:国画

创作说明:《梦中绮景》把生活碎片与梦境揉合,既有熟悉生活场景带来的温馨感,又有超越现实元素带来的新奇与惊喜。柔和淡雅的色调,浅紫、淡粉、米黄等交织,营造出宁静安心的氛围。大量花卉、绿植遍布画面,花朵色彩丰富、形态娇艳,叶片繁茂,充满生机。花丛中还藏着女孩的面容,使自然与人巧妙融合,给人们梦境中的幻想感。画面中心位置的时钟的表盘清晰,指针似乎静止,给整个画面带来一种时间凝固的静谧感。






作者:邢铁东

指导教师:梁宁

作品名称:《非相》

作品尺寸:宽97cm 102cm

作品材质:岩彩、矿物色、金箔、银箔、麻纸等

创作说明:《非相》是一幅以传统神话元素为载体,融合现代艺术表现手法,构建出充满张力的视觉图景。“非相”并非无象,而是借具象神兽打破形态桎梏,探寻形象背后的精神内核与文化底蕴。神兽的动态互动,似超越固有形态,传递出灵动变幻的哲学意涵,引观者思索“相”与“无相”的关系。诠释了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转译,彰显创作者独特的艺术视角与探索追求。




作者:熊海云

指导教师:高鸿武

作品名称:《书韵咖香漫时光》

作品尺寸:宽180cm 150cm

作品材质:油画

创作说明:这幅画作生动勾勒出一处融合书店与咖啡的惬意空间。画作以生活场景为切入点,不仅呈现出空间的布局与质感,更传递出一种在快节奏生活中,人们对慢下来阅读、享受片刻宁静。店内顾客沉浸于书籍,周围暖黄灯光与堆叠书籍相映成趣。作品聚焦于日常又超脱日常,展现了人们于喧嚣中寻得的宁静角落,是对悠闲阅读时光与人文情怀的美好定格,唤起观者对这般自在惬意生活片段的共鸣与向往。







作者:赵微

指导教师:王子明

作品名称:《逸彩·水月圣姿》

作品尺寸:宽120cm 160cm

作品材质:油画

创作说明:《逸彩·水月圣姿》这幅油画以一尊姿态优雅的佛像为主体。创作灵感源于对古代雕塑艺术的深刻迷恋,尤其是那些历经岁月沉淀,依然散发着迷人魅力的宗教造像。剥离其宗教属性,单纯从艺术审美角度去诠释这份跨越时空的美,形成视觉上的层次感与韵律感,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通过油画这种现代艺术形式,重新挖掘、展现古代雕塑的艺术价值,引发观者对古代艺术的赞叹与对艺术传承创新的思考。







作者:李晶莹

作品名称:《锈迹与烟缕:工业记忆》

导师;都晓磊

尺寸:宽125cm 90cm

材料:水彩

创作说明:这幅画作聚焦于鞍钢工业场景,旨在展现工业时代独特魅力与深刻内涵。画面中,林立的烟囱、交错的管道和庞大机械,是工业力量的视觉象征。作品描绘设备的锈迹与金属光泽,凸显岁月痕迹与工业质感,缭绕烟雾不仅增添朦胧氛围,更寓意工业生产的活力与不息动力。希望观者透过画作,感受到工业发展的磅礴气势,唤起对工业文明进程的思索与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