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院
学科教学(美术)导师简介
一、理论导师
(一)马斌
马斌,美术学院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在该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主持省市级科研项目十二项(其中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一项、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一项、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一项、辽宁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项目两项、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目两项、鞍山社科联项目四项),参与国家级项目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国家艺术基金重大项目一项),参与省市校级科研项目二十二项,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主要成果成就
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奖
辽宁省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建行杯”辽宁省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与天津大学合作完成国家文物局课题 项目效果图
(二)周晨辉
周晨辉,1965年12月生于鞍山,毕业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辽宁省文联委员,鞍山市文联副主席,鞍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原院长、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辽宁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鞍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鞍山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
主要成果成就
中国画《秋色赋》
油画《老英雄孟泰》
油画《英雄谱》组画之一
油画《时代楷模——李超》
中国画《杜甫登高诗意图》
(三)刘晓丹
刘晓丹,1971年生,祖籍山东。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史论硕士。现任鞍山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鞍山师范学院学报》编委,兼任李可染画院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艺术产业研究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曾任潍坊银行艺术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主任助理、《艺术品鉴证》杂志副主编。
曾为北京《艺术与投资》杂志开设专栏“刘晓丹品读”“封面人物”,为杭州《美术报》开设专栏“晓丹市评”,为上海《休闲·顶层》杂志开设专栏“晓丹市点”,为安徽《收藏与投资》杂志开设专栏“晓丹点金”,为西安《收藏》杂志开设专栏“丹眼睇市”,为上海《财富堂》杂志开设个人专栏,为北京《证券日报》杂志开设专栏“晓丹见解”。
曾受邀在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吉林艺术学院等主办的学术会议发言,为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举办学术讲座多次,为华中师范大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西安交通大学艺术金融博士班授课。
已在《艺术市场》《中外文化交流》《中国美术》等刊物发表文章三百余篇,总计八十余万字。已出版专著《艺术品投资的48个误区》《中国油画购藏指南》《艺术品价格原理》《艺术市场行为学》,拟出版专著《艺术品评估——美术教育与艺术资产的双重视角》。
曾任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工业绘画人才培养”学术主持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艺术市场运行机制与制度创新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主要成果成就
2017年 在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工艺品交易所举办的首届国际“艺术品财富管理”高峰论坛发言
2018年 任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市场北京论坛新生代专场分会场主持
2019年 在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四届“艺术市场·北京论坛”发言
2019年 在非遗发展大会北京论坛发布《中国非遗年度研究报告》
2021年 担任北京外国语大学首届国际艺术金融发展论坛学术主持人
2024年 出席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艺术市场特色班”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研讨会
(四)宋斌
宋斌,辽宁海城人,博士在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辽宁省高校书法研究会理事,鞍山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现为鞍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兼书法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出版学术著作及各类书法教材共十部,其中包括:著作一部《鲜于枢复古书法思想研究》(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个人书法作品集一部《游目骋怀——宋斌书法作品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师范生三笔字教程》(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名碑名帖技法精讲——从入门到精通》系列教材五部。累计发表各类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其中国家级核心论文八篇;主持或参与省市各类科研立项二十余项;书法篆刻作品在国家和省市各类书法展览比赛中多次获奖。
主要成果成就
(五)周艳秋
周艳秋,1971年1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鞍山师范学院教授,现任应用技术学院(健康产业学院)副院长。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后获辽宁师范大学学科课程论(美术)教育硕士学位。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差异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兼任台湾甘乐阿舍美术馆艺术顾问、辽商书画院特聘画家。
2022年获辽宁省教育厅"职业教育职教名师"称号,长期致力于美术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构建"课程思政+三化原则+专业融合+工作坊"四维育人模式,其主持的《基于学校美育"四位一体"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育人模式创新实践》项目,荣获2022年辽宁省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四篇,出版专业教材一部。主持完成省级以上课题三项,其中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项。《以课程思政+三化原则+专业融合+工作坊项目实践教学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获2021年辽宁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国画作品入选2017首届全国美术教育教师作品展览。
承担研究生核心课程《美术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工作,长期聚焦中学美术教育实践研究,重点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美术教育转型路径,乡村振兴背景下美育赋能机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融合,致力于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教学体系,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省级专业竞赛中屡获金奖。
近年聚焦两大研究领域:1.智能时代美术教育数字化转型。2.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美育生态构建,持续推进跨学科融合创新,探索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新路径。
主要成果成就
国画作品《步步高》入选 2017 首届全国美术教育教师作品展览
国画作品《觅》
走进中学深入课堂开展美术教学实践
(六)窦薛霖
窦薛霖,男,1975年生人,硕士,鞍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授,辽宁省美协会员,鞍山市青年美协副主席,从事美术学专业教学工作二十五年。主要理论研究方向:美术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和传统艺术。
曾获2021年辽宁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三等奖,辽宁省教育厅浸润计划优秀教师,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结项成果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厅高校课件大赛三等奖,2019年鞍山师范学院第三届创新创业年会优秀导师,2019—2020年度教育实习优秀指导教师,2022年省市荣誉教师,2023年优秀工会干部,2024年鞍山师范学院优秀教师等荣誉。
主持“美术学专业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等省级教学研究课题三项,“辽宁传统艺术研究”等省级科研课题五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九项,其中国家级大创项目一项。发表《高师美术学专业学生创新及创业能力培养途径》《影响高师素描教学质量的几个原因》等教学、科研论文三十余篇。出版著作两部,美术作品参加“第八届中国体育美术精品展”“第七届全国教职工美术作品展”“辽宁省美术双年展”等国家和省级画展二十余次。
主要成果成就
(七)朱宏
朱宏,辽宁鞍山人,鞍山师范学院教授,鲁迅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油画写实技法方向硕士研究生。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鞍山市美术家协会理事,鞍山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写生俱乐部东北女子分部副主席。
长期专注于油画写实语言的探索与个体经验的视觉化表达,艺术实践聚焦乡土记忆、工业题材与女性视角下的时代演绎。先后出版学术著作及教材三部,累计发表各类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国家级核心论文七篇,主持或参与省市各类科研立项二十余项。作品多次入选中国美术馆、中国油画院等全国性重要展览,曾获全国和省级美术展览铜奖、优秀奖等奖项。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与专业认可度。曾多次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表现的力度”东北表现性油画作品全国巡展、“当代中国工业题材”绘画作品巡展,东北工业题材美术作品巡展。
主要成果成就
(八)王启明
王启明,辽宁鞍山人,艺术学硕士,现为中国电影剪辑学会短视频艺术委员会理事、中国高校摄影学会理事、辽宁省高校摄影学会副主席、辽宁省摄影家协会理事、鞍山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鞍山师范学院摄影系系主任,副教授。
主要从事数字影像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创作、教学和研究工作。从教以来发表核心学术论文三篇,其它相关论文十余篇,编著出版专业图书两部,主持省、市、校级科研立项多次。
主要成果成就
(九)连晓红
连晓红,现为鞍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鞍山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主要从事中国画山水专业和艺术理论研究。主持多项省级科研教改项目,撰写艺术理论文章二十余篇,分别发表于《美术观察》(CSSCI国家核心期刊)《美术大观》《艺术教育》等国家艺术核心期刊;《鞍钢故事》《沸腾的群山》等艺术作品多次发表在《东方美术》《艺术广角》《吉林日报》《连环画报》;中国画《飞瀑磐石》**中央党校收藏;《松壑云间响太行》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收藏;绘制《千山云壑图》巨幅山水画被鞍山市高铁站贵宾厅收藏并展出;中国画《明月清风》入选2020雨花满天全国山水画作品展;《时代的楷模-高炉工人》入选“不忘初心 继往开来”第四届全国新钢笔画学术展。绘画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展览,获奖并收藏。
主要成果成就
(十)高原
高原,女,1980年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现任鞍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
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产品设计和工艺美术创新,编写教材专著四部,发表专业核心论文六篇,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三十一项,企业横向服务项目十七项。先后在英国桑德兰大学参与暑期设计项目,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设计学院做学术交流讲座,应邀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行业展会十余次。
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坚信知识的力量和教育的价值,教学灵活课堂活跃,对工艺美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有着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参加国家和省市级设计大赛获奖三百余项,曾两次担任国家级设计竞赛评委,并作为专业行业导师为区域设计产业发展和行业企业设计转型提供智库和培训服务。
主要成果成就
二、行业导师
(一)张达莉
张达莉,女,美术学院行业导师,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辽宁省首批示范性高中鞍山市第一中学美术教师,从教三十年。辽宁省特级教师、辽宁省中小学美术学科骨干教师、辽宁省中小学美术学科教研核心团队成员、鞍山市美育名师、鞍山市美术家协会理事,鞍山市美协妇女青少年艺委会秘书长。
近年来,以美育科研为引擎,先后主持了国家级课题两项、市级课题一项,《以中小学美术名师工作室为引领的中国传统美术浸润实践》荣获辽宁省美育改革创新成果特等奖。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八篇专业论文。公开课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其中,《我怎么没有想到》一课,在教育部举办的“一师一优课”活动中获得部优课。指导学生参赛并获省级奖项十余人。
主持建立鞍山市中小学美术教师水彩工作室。水彩画《东风万里系列》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邀请展,水彩画《钢城雪霁》被中国美术馆、人民教育出版社录入基础美术教育成果库。
主要成果成就
(二)刘思源
刘思源,1982年出生于辽宁鞍山,美术学院行业导师。201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许勇、吕子扬大型历史题材工作室。现就职于鞍山市教师进修学院,小教部副主任,高级教师。辽宁省少儿艺委会委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鞍山市美术家协会理事,鞍山市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三级美术师。辽宁省美术学科骨干教师,鞍山市“十四五”学科带头人,鞍山市智库专家。
2004年参加工作,先后就职于鞍山市新世纪学校和白鸽幼儿园,具有跨学段美术教学能力,2006年调入现职后,深耕教材,把握教育前沿动向,深入学习新课标、新教材的教育理念,指导鞍山市美术教师及学生参与各项比赛并荣获国家、省、市多种奖项。主持“十二五”——“十四五”国家课题四项,参与2012版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教科书的编写,十余篇教学文章刊登在教育类杂志。
教研与专业兼顾是衡量美术教研员的重要标准,在二十余年的教研工作岗位兢兢业业的同时,致力于国画创作。工业题材系列作品《展翅高飞》《钢花晨韵》《钢韵痕》《辉煌记忆》表现熟悉的鞍钢人文与环境,作品《金色童年》《小镇车流》《天使之光》展现了对生活中熟悉事物的观察,运用熟悉的艺术语言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这些作品分别在国家、省、市画展中获得奖项。
主要成果成就
(三)徐辉
徐辉,中共党员,高级教师,美术学院行业导师,鞍山市铁东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美术教研员。“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美术学科骨干教师,辽宁省美育名师,鞍山市中学美术学科带头人,最美体音美教师,铁东区新教师成长导师,鞍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行业导师,辽宁省美协会员,鞍山市美协理事,鞍山市青年美协副主席。
擅长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及教育理论研究,执教课程曾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大奖,并被作为示范课观摩;撰写美术学科教育教学论文,多次发表国家级刊物;多次指导鞍山市中小学美术教师参与国家级省级课堂教学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指导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论文。教师技能专业方向:水彩,中国画。在欣赏、版画、水彩及宋画等教学领域有独到的教学理念与经验,广受学生好评。
教育教学获奖经历:
2020年主持国家级课题《校园文化建设中校本课题研究》,已结题并获科技奖。
2022年执教《装饰画》课程被中央电教馆评为一等优质课。
2023年被评为最美体音美教师。
2024年执教《用各种材料来制版》课程被评为辽宁省优质课。
绘画获奖经历:
2023年《雪山》(水彩)入选辽宁省第二届双年展(盘锦)。
2024年水彩作品《透明的冬天》入选“遇见美丽的你”全国第九届女性水彩粉画作品展。
2024年水彩作品《家乡的冬天》入选“全国基础美术教育成果库”中国教育学会。
2025年水彩作品《雪域圣境》入选“青岛国际女水彩画家作品展”。
水彩作品多次被国内水彩画公众号展示。
主要成果成就
(四)王威
王威,女,1977年7月出生,美术学院行业导师。1999年毕业于鞍山师范学院,同年7月参加工作,中学高级教师,现任鞍山市第二十六中学美术教师。
从教以来,深耕于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领域,发表《初中美术多样化教学分析》、《保持美术教学中学习兴趣持久性的研究》等多篇论文;参与并完成国家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课题。所任课程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市级优质课。
2022年作为省级乡村导师团送教下乡,在台安富家镇中学做示范观摩课。被评为2007年鞍山市骨干教师、2011年鞍山市优秀艺术教师、2013年铁东区优秀青年教师、2023年辽宁省中小学体音美学科骨干教师、2024年鞍山市铁东区最美体音美教师。
主要成果成就
(五)胡力良
胡力良,中共党员,美术学院行业导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中学高级教师,现任鞍山市第五中学综合组教研组长、体音美工会组组长。长期致力于中学美术教育与艺术特长生培养,具备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任现职以来,辅导美术专业学生三百余人次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获奖,多名学生作品发表于《美术教育杂志》,本人多次获“优秀辅导教师”称号。指导艺术特长生,高考成绩优异,毕业生遍布各大高校、设计研究院、中小学及企事业单位,成为行业骨干力量。
教学与研究并重,曾获国家级优质课、优秀教学设计等荣誉。《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人间生活》等教学成果分别获国家级奖项,油画作品《水墨山水》获国家级书法绘画比赛个人奖。主持国家级“十二五”重点科研课题《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研究》,相关研究发表于《课程教育研究》等期刊。曾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体卫艺优秀教师”,并在各类书法美术比赛与展演活动中屡获表彰,2017年课件《中国民间美术》获全国教学成果二等奖,书法作品在“两学一做”主题电视书法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主要成果成就
(六)袁冬生
袁冬生,美术学院行业导师,鞍山市千山区实验教育集团高级教师,辽宁省书法学科骨干教师,鞍山市美术学科带头人,美术学科骨干教师。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鞍山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鞍山市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